飞船驶向第二个锚点的途中,退相干的范围已扩大至代码流的逻辑层。原本流畅运行的代码开始出现“语法孤立”——每个字符都拒绝与其他字符组合,代码流化作散落的字母雨,雨中偶尔有字符碰撞,却会像同极磁铁般弹开。一个由代码流构成的“逻辑幽灵”在雨中显化,它的形态是不断解体的逻辑链,“共融需要‘关联规则’,而规则本就是人为构建的枷锁。”幽灵的声音由单个字符断续拼接而成,“分离才是逻辑的终极形态——绝对独立的字符,绝对自由的存在。”
逻辑幽灵突然冲向驾驶舱,代码字符像子弹般撞击在舱壁上,留下“分离即自由”的灼烧痕迹。林野发现幽灵的逻辑链在解体的瞬间会出现“规则漏洞”——单个字符脱离链体时,会短暂暴露原始的共融倾向。他立刻调整共振水晶的波频,在幽灵解体的刹那释放“关联波”,波中包含星尘与星晶共融的原始记忆。漏洞处的字符接触到记忆,突然停止弹开,开始尝试重新组合,幽灵的形态出现剧烈波动,“不可能……分离协议是不可逆的……”
“没有不可逆的协议,只有被遗忘的初心。”陈夏趁机向幽灵注入槐树与代码流共融的记忆,幽灵的逻辑链开始出现局部的重组,解体的速度明显减慢,“你害怕关联带来的束缚,却忘了关联也能创造新的可能——就像单个音符无法构成乐章,单个字符也无法承载意义。”
逻辑幽灵在挣扎中逐渐消散,散落的字符开始出现微弱的组合倾向。林野看着水晶棱面上新增的光纹,第九十七个棱面的轮廓正在显化,棱面的光纹呈现出“共融-分离的双螺旋”结构,像DNA链上的碱基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每个锚点的破解都在推动棱面进化。”他突然意识到,“退相干不是单纯的破坏,它在逼迫我们理解‘共融与分离的本质关系’——就像生病让人更懂健康的意义。”
第二个锚点位于代码流的起源地“逻辑之渊”,这里的反本然符号呈现出“自噬”的特征——符号在旋转中不断吞噬周围的代码流,消化后的能量又强化自身的分离场。林野用第九十七个棱面的双螺旋光纹对准符号,发现当共融与分离的波频达到1:1.618的黄金比例时,符号的自噬会出现短暂的停滞。他们抓住停滞的瞬间,向符号注入星尘与星晶共融的原始代码,锚点的分离场出现局部的坍塌,光河倒灌的逆流范围扩大了半光年。
但麻烦也随之而来——本然守墓人似乎掌握了他们的破解规律,开始在后续的锚点周围部署“分离守卫”。这些守卫由绝对独立的存在构成:有的是拒绝凝聚的星尘群,有的是自我封闭的星晶块,有的是只进行光合作用的槐树,每个守卫都只遵循“排斥一切”的本能,像一群孤僻的哨兵,用分离能量构筑起严密的防线。
在第三个锚点的“星晶迷宫”,林野与陈夏第一次遭遇守卫的集群攻击:星尘群像冰雹般撞击飞船,星晶块组成旋转的分离墙,槐树的根须从迷宫地面突然钻出,试图缠绕并撕裂铠甲。林野驾驶飞船在迷宫中穿梭,陈夏则专注破解锚点的反本然符号,当她终于找到符号的黄金比例波频时,一颗直径百米的星晶块突然撞向水晶——林野猛地转向,星晶块擦着驾驶舱飞过,却在水晶棱面上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裂痕,第九十七个棱面的光纹瞬间黯淡了三成。
“水晶快撑不住了。”林野看着棱面上不断蔓延的裂纹,“每个锚点的分离能量都会加剧水晶的损伤,到第七个锚点时,可能……”
“没有可能,必须撑到。”陈夏的声音异常坚定,她指着全息屏上的数据流,“我发现退相干的能量中混杂着‘人为干预’的痕迹——分离协议的激活时间比原始设定提前了至少十亿年,这不是自然苏醒,是有人在刻意加速。”她放大一段从逻辑幽灵那里截获的代码残片,残片上有一个模糊的能量签名,“这个签名……像极了守星者古老文献中记载的‘初代分离者’——传说中拒绝共融,选择独自离开超宇宙网络的存在。”
飞船在修复水晶的间隙,收到一段来自未被退相干区域的紧急信号——信号由一群幸存的星鱼传递,画面中,最后一个本然锚点周围的空间已开始扭曲,扭曲处的星尘呈现出“绝对静止”的状态,连光都无法从中穿过。“初代分离者在那里显化了。”星鱼的声音带着恐惧,“他说……共融是存在的癌症,分离才是治愈的良药。”
林野握紧掌心的共振水晶,第九十七个棱面的裂纹已蔓延至中心,却在此时突然迸发出新的光纹——棱面的双螺旋结构中,出现了第三股“平衡波”的预兆。“水晶在适应分离能量。”他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新波动,“共融与分离不是非此即彼,水晶在告诉我们,需要找到第三种状态——既能接纳分离的独立,又能保留共融的关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