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义军停止了这一次的春季攻势,各部义军退回驻地休整。
春季攻势从二月十五号开始,到三月二十日各部停止进攻,历时三十五天,歼灭了清军主力部队达六千多人、地方豪强兴办的团练和乡勇五千多人,使四路清军退据孤城,不敢随意进犯义军腹地。
而且经过一个月的攻势,护卫军各部在小规模战斗中不断从跟随主力作战的二线治安队和积极踊跃参战的民兵中选拔人才,补充建制。
到春季攻势结束,十个主力营扩编为团,每团的三个主战营基本完成满编建制,战斗人数达到三千六百人。
而北路的杨金娥、杨萍和孙望舒,在三个女兵团的扩军行动里,除了每团组建三个主力营外,还组建了团属侦察连、团属神机连、团军医队、团警卫队和团后勤队,把一个团的总人数拉到了将近四千人。
杨萍还写信来跟李希音抱怨,城市区和汉族聚集区百姓常有缠足陋习,导致她们能够扩充的兵员太少,只能从山里的苗、壮等族和农村农民、各地流民之中选取女兵,受到限制颇多。
李希音听了,也庆幸这里地处广西大山,百姓受到苗、壮等族影响多,儒家对这里百姓的影响还很少,缠足等发自于北方之地的陋习还仅限于汉族士大夫聚集的城市等地。
不过为了避免未来义军辖区内被这种陋习污染,李希音还是让谢道韫加强了对辖区内陋习的打击力度和宣传力度。
书归正题,护卫军各部扩充为团,加上近卫营、神机营、骑兵营三大营满编,义军主力部队护卫军兵力从一万多人扩充到将近四万人,其中十个主力团约三万七千人,三大营三千人。
至于各地城卫军和治安军,依旧维持了一万多人的规模,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边界县拥有一个治安团和一个城卫营的规模,且在战时可从民兵之中扩充兵力进行守卫作战。
因为这是大喜事,义军政府便开始着手对春季里的英雄们进行嘉奖:除了各部核算军功外,每人还发粮食一百斤,且李希音在凤栖镇为战役功勋前一百的士兵发放了义军第一批次军功章。
军功章正面刻写了受勋者的部队番号、名字和军功,背面则是凤栖镇的山川地形图和一只腾飞的凤凰,因此此军功章也叫做凤栖勋章。
于此同时,谢道韫也代表义军自治政府,对春耕运动里积极建设家园的一万名先进分子进行了表彰,并发放证书。
其中,有四千多人是关押在劳改营的俘虏和犯人,他们之中除了三个因为有大烟瘾还被扣留着进行强制戒烟之外,其余都被释放了出去。
对于这些人会不会再作恶,李希音表示完全不用担心。
对于每次战役之后的俘虏,义军会对其进行多次的审问,凡是曾经屠过村、虐杀过百姓或者是受官员指使害死过人的,基本都被义军判处了死刑。
然后确实除了战场上外没有害过人命的,关几天教育一顿也就放出去了。
如今关押的这些人,除了一些是辖区内犯了事情的罪犯,多数都是那些曾经劫掠过百姓但却没有参与过屠村和杀戮百姓的清军俘虏。
对于这些士兵若是换个曾经的王侯将相和其它,估计都会把他们收归麾下或者全部杀了,哪里会花这个功夫来一一审判。
对于这一批次释放的劳改犯,义军政府给了他们两个选择,想要离开的给三天干粮,不想走的把辫子剪了成为一个辖区内的公民。
最后只有三百多选择了结伴离开,寻找他们的亲人,其余的或者本身就是三县之人,或者明白如今乱世,想要回家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之后,义军便暂时休整起来,护卫军和三县治安团、城卫营加紧休整训练,而自治政府则组织大量的人员,将粮草军械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边界的各仓库之中存储起来,预备大战之用。
李希音、王蛮、谢道韫、杨金娥等人凑在了一起,不断地用沙盘推演战局,对于一个个战斗预想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
至于三县境内的采石场、石灰场、水泥厂、炼铁厂、棉服厂、军工厂等官办工厂更是加足马力,开始生产水泥、兵刃、甲胄、连弩、大炮、火药等战略物资。
就在清平义军磨刀霍霍,打算寻机开启大战,撕裂清军包围圈的时候,广西的另一路重要的起义军就要更加狼狈了许多。
洪秀全等人自金田起义以来,就遭到向荣亲自领兵围攻,在连番大战中,太平军虽然取得了数次大捷,但却一直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无法及时补充粮草和兵员,导致总人数从起义之初的十万教众锐减到了四万多。
在突围战里,即便是洪秀全都多次遇到危急时刻,更何况是其他人了,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发现了同为起义军的清平军,遂有了与义军合兵一处的想法。
于是在运动到象州、宣武西线的大山里隐藏起来后,洪秀全等人就委托信使,打算与清平义军取得联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