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丹阳对之前死士们给他带来的大损失记忆犹新,那可是让他损失了好几个族人士兵啊!所以这次交易,他下定决心要多带些人马过去,绝不能再让那些死士得逞了。
拓拔丹霞听了拓跋丹阳的想法后,觉得他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也提醒他不能过于鲁莽。经过深思熟虑,拓拔丹霞给拓跋丹阳出了个主意:把人分成三队。
第一队人马,让他们扮成商队的民夫,赶着马车拉着货物,看似普通的商队,实则暗中护卫着波斯商队前往交易地点。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在马车底下巧妙地隐藏盾牌和弓弩。这样一来,如果真的遭遇死士的伏击,这队人就可以立刻原地用盾牌组成防线进行防守反击,同时等待后面两支骑兵的增援。
拓跋丹阳对拓拔丹霞的这个计划十分赞赏,觉得这样既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族人的安全。于是,他立刻按照拓拔丹霞的建议去安排人手,准备迎接这次充满挑战的交易。
第二天选拔出来冒充波斯人的膀大腰圆,虎背熊腰,满脸络腮胡子的士兵,穿上波斯人的袍子,赶着马车拉着交易的货物,在波斯人萨哈瑞和同伴的带领下,向死士们指定的交易地点驶去。拓跋丹阳的部族士兵铠甲整齐的分成两队,在派出的斥候指引下远远的跟在后面。
波斯商队在萨哈瑞带领下,经过两个时辰的奔波总算到了一个背风的垭口,远远的就看到有人站在垭口之上看着商队过来,警惕性很高。
萨哈瑞吓得就想拨转马头逃走,可手脚冰凉已经不听使唤了,波斯商队自然分成两队,一队原地等待,一队继续前进。萨哈瑞只能壮起胆子随着商队进入了垭口。
突然间,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震颤。死士头领如鬼魅一般出现在众人面前,他那冷酷的面庞让人不寒而栗。他面无表情地扫视了一眼手下,然后用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命令道:“打开那一车货物,检查一下里面的东西。”
手下们迅速行动起来,熟练地解开捆扎牢固的绳子。当货物展现在他们眼前时,死士头领的眼睛猛地一亮,他看到了一堆精美的玻璃镜子和玻璃盖碗。这些物品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反射出死士头领那凶狠的眼神。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这些玻璃制品上,贪婪的欲望在他眼中熊熊燃烧。他的手不自觉地伸向腰间的刀柄,似乎想要立刻把这些人斩杀,将这些珍贵的货物据为己有。然而,就在他的手指触碰到刀柄的一刹那,一股强烈的恐惧突然涌上心头,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这一瞬间的恐惧让死士头领猛地回过神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缓缓地抬起手,示意手下将货物搬到自己带来的马车上。
化装成马匪的士兵们迅速行动,将玻璃镜子和玻璃盖碗小心翼翼地搬到马车上,并仔细地捆扎好。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死士头领毫不犹豫地跳上马车,准备驾车离去。
萨哈瑞心急如焚,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上,生怕耽误了片刻。他一边奔跑,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嘴里还操着那口蹩脚的大宋朝官话,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计划,如竹筒倒豆子般地向死士头领表达着自己的愿望。
死士们面面相觑,虽然对波斯人萨哈瑞的这个要求颇有微词,但死士头领还是不情不愿地照做了。其中一名死士从怀中摸出一个笛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吹起了三个悠长的音符。
这笛哨声在寂静的垭口中回荡,仿佛是一种神秘的信号。不一会儿,垭口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一人骑着一匹骏马疾驰而来,身后紧跟着一辆拉着三位波斯人的马车。
那骑马的人到了死士头领面前,却并未下马,只是利落地解下一个包袱,随手一扔,便将其丢给了死士头领。头领接过包袱,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似乎有些不舍,但最终还是无奈地将其扔给了萨哈瑞。
萨哈瑞如获至宝,连忙将包袱递给旁边的侍卫,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去,将马车上的三个波斯同伴扶下马车。由于时间紧迫,他甚至来不及解开他们身上的绳索,便催促着他们赶紧坐上自己的马车,好尽快赶回原处。
马车过了停在垭口外面的车队时,停着等候多时的第二支车队,缓缓驶向垭口里,垭口上的人,见状迅速吹响笛哨,一声声简短的笛哨声响起,死士头领马上拔刀在手,马匪们也搭弓握箭,随时准备射杀车队的人,车队马上停在原地,一个马匪催马飞奔而至,用手里的刀指着车队头领,询问过来做什么?车队头领递给了他一封书信,马匪拿着书信,拨转马头回去把书信交给死士头领,头领拆开信封,拿出信笺可惜是西夏文,看不懂。
就让马匪里会西夏文的人过来读给自己听,听完书信内容,死士头领大喜过望,没想到还有大惊喜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