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云夕回京,刚入城门,云夕就看到霍廷渊骑着骏马在等候。
阳光下,他俊朗的面容上写满期待,让云夕心头一酸。
"王爷怎么亲自来了?"她走下车,努力保持平静。
霍廷渊直接将她抱上马背:"想你了。"
他在她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垂,"这半个月,床榻冷清得很。"
云夕靠在他怀中,暖意满满。
"我也想你。"
她轻声回应,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表达思念。
霍廷渊显然注意到了她的反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收紧手臂:"回家。"
江南与齐国的琉璃工厂都在有序的建设中。
与此同时,云夕正在计划招一批玻璃销售人员,在各大城市,州郡找合作的经销商与木匠店铺合作洽谈。
也设计了玻璃画册,至于画册她找了京城画画最好的书生,画了很多玻璃各种的用途,她还教他如何画出真实效果。
又是一个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书房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云夕面前摊开着一叠厚厚的纸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大州郡的商户信息和市场分析。
她手持朱笔,不时在某些名字上画圈,又在另一些名字上打叉。
"玲珑,去把陈画师请来。"
云夕头也不抬地吩咐,"顺便让管家把上次我让他整理的木匠行会名单拿来。"
"是,殿下。"
玲珑轻声应道,刚要转身又停下,"对了,周侍郎一早就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
云夕揉了揉太阳穴。自从江南分厂开始建设,户部侍郎周明就成了她这儿的常客。
皇帝派他来"辅佐",实则是监视,这点彼此都心知肚明。
"让周大人在花厅稍候,我马上就去。"
花厅里,周明正端着茶盏欣赏墙上新挂的琉璃画。
见到云夕进来,他连忙行礼:"下官打扰王妃清早了。"
"周大人客气。"
云夕示意他坐下,"可是江南分厂有什么问题?"
周明摇头:"分厂进展顺利,下官是为另一事而来。"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这是各地官府推荐的商户,都希望能代理琉璃销售。陛下命下官交由王妃定夺。"
云夕接过名单扫了一眼,心中已有计较。这些所谓的"推荐商户",多半与各地官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全盘接受,日后必受掣肘。
"多谢周大人。"
她笑容得体,"我会仔细考量。不过..."
她话锋一转,"琉璃销售非同一般商品,我打算亲自选拔培训一批专人负责。"
周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王妃要亲自培训?这...未免太劳神了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云夕轻抿一口茶,"琉璃乃新鲜事物,若不了解其特性,如何向客人推介?"
送走周明后,陈画师已在外候着。
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容清秀,因家境贫寒靠卖画为生,是云夕偶然在街边发现的人才。
"陈画师,上次让你试画的琉璃样品效果图如何了?"云夕开门见山。
陈画师恭敬地呈上一卷画纸:"按王妃吩咐,小的尝试了那种'明暗法',只是..."
云夕展开画纸,眼中立刻闪过惊喜。画中的琉璃立体感十足,光影处理得恰到好处,几乎能从纸上跃然而出。
虽然比起现代摄影仍有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是突破性的写实表现。
"很好!"
云夕不吝赞赏,"就是这个效果。从今天起,你按照这份清单,把各类琉璃制品都画出来。"
她递过一张写满产品名称的纸,"记住,要突出琉璃的透光性和精美纹路。"
陈画师迟疑道:"王妃,小的斗胆一问,这些画是作何用途?"
"这叫'产品画册'。"
云夕解释道,"将送往各州郡给潜在经销商参考。毕竟琉璃易碎,不便长途携带样品。"
陈画师恍然大悟,随即又露出难色:"可是要画出琉璃的透光效果,需得亲眼所见。不知小的能否去工坊实地观摩?"
云夕眉头微蹙。琉璃工坊是核心重地,闲人免进。
但转念一想,没有实物参考确实难以画得逼真。
"可以,但必须有人陪同,且不得询问工匠任何问题。"
她最终妥协,却没注意到陈画师眼中一闪而过的异样光芒。
三日后,第一批应征销售代理的商人陆续抵达京城。
云夕在王府偏厅设立了面试处,亲自把关。
"下一个。"
她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对玲珑道。
进来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容憨厚,衣着朴素却整洁。
"小人赵德才,在庐州经营杂货铺二十余年。"
他恭敬行礼,"听闻王妃招募琉璃经销商,特来应征。"
云夕翻阅着他的背景资料:"赵掌柜,若让你代理琉璃,打算如何定价?"
赵德才不假思索:"按王妃定的统一价,绝不敢擅自抬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