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阙水调歌头吟诵完,大家久久无语。还是那个俊朗少年高声道:“好,此等文笔就算大明帝国也未尝一见。”
就连康庆中也不由得叫好。
赵灵儿悠悠自语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赵灵儿抬头看萧离时,萧离已经坐在桌前独自饮着酒。
赵灵儿对萧离说道:“若是萧将军不是困在这灵异谷中,只凭这一篇诗文就足以在我赵国文宗封神。若是萧将军愿意辞去安远将军一职,本宫回去面见王兄,可保你离开此地做一个五品文官。”
此言一出所有人大惊。鲁达更是连忙让萧离谢恩。因为不知有多少人算尽心机想要离开这个灵异谷,而今天长公主亲口允诺,此等机会可不是谁都有的。
萧离对此却毫不感兴趣,因为自己想要离开只要和那个女人商量也不难。
萧离淡淡说道:“长公主殿下美意萧离先行谢过。但是我已经与朝廷有过约定,岂能半途而废?再说萧离觉得文官不太适合我,这三品将军我感觉挺好。”
其他人被萧离这番话吃惊可是不小,人人都是想着怎么离开,而萧离却更看重与朝廷的约定。
萧离感觉到那个俊朗少年的神识笼罩过来,马上心里想着做人岂能言而无信,既然已经与朝廷约定在先,一定要先履行约定。
薇儿在一旁也对萧离说道:“离儿,不可意气用事。还不快叩谢长公主。”萧离不为所动。
赵灵儿心中暗叹,“知道既然萧离此时不想离开,那就先由他,有些事强求不得。毕竟萧离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若是真能把治理得井井有条按照约定上缴灵米,过几年再帮萧离离开此地也不迟。”想到此处便也不作他想。
赵灵儿转向康庆中问道:“康尚书,此事你如何说?”
康庆中喉咙一动咽了一口唾沫,不知如何作答。
赵灵儿自顾道:“父王晚年不似当年睿智,致使不少官员通过各种途径上位。王兄接管朝政时,我赵国已经羸弱不堪,王兄虽励精图治,整治诸多弊端,但是我朝堂之中仍有尸位素餐之人。若本宫没有记错,康尚书当年应该是二甲进士,殿试第三才得以入朝为官。如今只是不知我赵国朝堂之上,文官之列读书人还占几成?”
康庆中闻言起身,向长公主赵灵儿深施一礼。“臣,康庆中先谢长公主还记得臣乃是二甲进士,殿试第三。回长公主,如今我赵国朝堂文官之列读书人不足三成。不过就算我赵国朝堂文官之列还有一人是读书人,那也输得起。”
康庆中说完看向萧离,先是整了整衣襟,然后高声道:“儿康庆中给父亲大人问安。”说完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跪地给萧离磕了一个头。
鲁达第一个反应过来,赶忙去搀扶。“康大人这可使不得,全是酒后玩笑之语,当不得真。”
康庆中正色道:“我乃赵国堂堂二品户部尚书,岂可玩笑?”
赵灵儿,鲁达和薇儿甚至不远处独立于月光下的俊朗少年均把目光看向萧离。
萧离用很是复杂的目光看着康庆中一刻,然后说道:“想不到我萧离倒是看轻了你。”说完上前伸手扶起康庆中。
康庆中被扶起便先向后长公主和萧离一礼。说道:“庆中不胜酒力,先行告退。”说完退出院落。
赵灵儿看着康庆中的背影说道:“看来这个康庆中倒还是有几分文人风骨,本宫平时却也看轻了他。”
萧离看着康庆中的背影,突然想起地球上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相互了解和探知对方底线的过程。看来真的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
赵灵儿见康庆中已经离开。“你说私自给我的一千石已经过了,我就留一百石吧,你别忘记也给康尚书分润十石八石,事情不可以做得太过,或许某一天他也可以帮到你。”
萧离想了想答道:“也罢就按照长公主殿下的意思办。”
长公主想了想看着萧离问道:“你可不可让我把你今天作的诗文都带走?”
萧离一愣,然后笑道:“如果长公主喜欢就拿走吧,放在我这里也是毫无用处。”萧离心中也觉得苏东坡的文字在这个世界也不应该被埋没,虽然自己是无耻的冒名顶替。但是如果苏东坡了解自己的处境想来也会原谅我。
鲁达看看薇儿起身向长公主赵灵儿说道:“微臣明日还要负责清点灵米装车数量需要早起,微臣告退。”
薇儿看了看几人虽有些不愿但是也起身告退。
而那个一直站在不远处的俊朗少年不知何时也已经消失不见。
院子里只剩下长公主赵灵儿和萧离两个人。
赵灵儿见四下无人。“萧离,如果我打算带你离开,你是否愿意?”她已经放下公主身份,不再以本宫自称,只把萧离当朋友来看待。
看萧离不答,马上又说道:“外面的世界很大,有更广阔的天地,你足可以大展拳脚。我回去见我王兄把你的情况说明,我可以先保你先做一个五品文官。或者先进翰林院待一段时间,再谋以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