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
彭大娘放下拉好的鞋垫,“这个给你,等下试试看合适不,我照着你那皮鞋剪的”。
“大娘你老别给我拉,我有”,李友顺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手工鞋垫可是大娘一针一针拉出来的,可费神了。
彭大娘没理他,用针挠了挠头道:“别说这段时间还真发生了不少事。前面砖瓦厂家属院,老牛一家人卖了工作回乡下了,一个人养五六个,粮食不够吃,回家还能扒拉点野菜,唉!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顺子,我听你磊哥和你红霞嫂子半夜说话,说好些地方都有逃难的人了,这该死的老天,咱不下雨”。
这些李友顺后世也听说过,平原地区旱的厉害能吃的都吃了,树皮都磨成粉吃。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灾害还有一年,估计过段时间粮食定量还要减少。李友顺也是有心无力,一是空间有限,二他怕拉去切片。
“前面巷子里,老朱家的二儿子多吃了一个菜粑粑,被老朱打的头破血流”。
“东门老牛家媳妇为了点粮食被抓奸了,两人被打的半死,听说被老牛家人脱了衣服游衔”。
“唉呀!我咱跟你说起这个干嘛!别听脏了耳朵”,彭大娘这才想起顺子才十七岁,还是个半大孩子。
“对了顺子”。
彭大娘拍着大腿道:“差点忘了正事了,你磊哥要我告诉你,县里中学一老师,被人举报在家吃红烧肉。现在人被抓了,定了个投机倒把罪,人还被开除了,你磊哥让你注意点”。
李友顺暗暗咂舌形势严峻啊!看来自己要低调点了,尽量不要来这边吃喝。就是吃喝最好是野味,这样也能解释清楚,但也麻烦是不,还是躲在郊区稳妥一点。他目光转向了鱼池,看来鱼池也不能放鱼了。万一被人举报自己大吃大喝,连累到大娘一家不好。
“大娘、等下你把鱼全杀了腌起来,这池子不能放鱼了,省的以后麻烦”。
见彭大娘要拒绝,他忙说道:“大娘我看看还有几条”。
李友顺起身扒在水池边上数了一下道:“大娘还有六条大的,十几条小的,你帮我腌制四条大的,你留两条,小的给小勇炖汤”。
“你别说不要,我等下去找磊哥要钱,叫磊哥给我买瓶酒,嘻嘻”。
李友顺其实都想给彭大娘,可他知道大娘不会要,人与人不同,有的贪得无厌,有得安分守己。
“你这孩子,叫你磊哥买两瓶”,彭大娘心里清楚这是顺子照顾她,见顺子要走,她连忙说道:“知道你喜欢吃酸西红柿,大娘给你做了一坛,你等着我去取,我也要去趟供销社,家里盐不够了。”
彭大娘在,他不好收入空间,只能抱着一坛子酸西红柿,和大娘慢慢朝外走。
“小李同志你这是抱的啥”。
一妇人路过问道,眼睛紧紧盯着坛子,仿佛要看穿一样。
“没啥向大娘,一坛子彭大娘做的酸西红柿”。这人李友顺还认识,特意上前两步打开坛子让她看了看。
坛子一打开,一股酸味散发出来,让人不自觉嘴巴冒酸水。
向大娘瞧了一眼,便往后退了一步,一脸嫌弃,她还以为是啥好东西。原来是酸西红柿,这酸西红柿下饭好吃,可现在饭都吃不饱,谁稀罕吃它啊!自己家里还有几坛。
刚准备走,向大娘又转身拉着李友顺,差点把坛子打碎。
“小向你也一大把年纪了,怎么毛躁的”,彭大娘看不惯插嘴道。
“哎呦、不好意思小李同志,彭大姐我一时没注意”。
李友顺抱稳坛子,见眯着眼打量着自己向大娘,就知道这老婆娘没安啥好心思。
“小李同志你喜欢吃酸西红柿”。
李友顺点点头,“大娘你如果没事,麻烦让一下,我还要下乡去采购”。
“小李同志别急啊!我还有几坛酸西红柿,你给我四条、不、五条鱼怎样,算大娘吃点亏都换给你”。
李友顺差点笑出声,这老娘们算盘珠子打的是顺溜,还一副她吃亏的表情。
李友顺抱稳了坛子,往后退了两步绕了过去,快步向前走去。
“彭大娘、我先回食堂了”,至于哪个老娘们,他懒的理会。
“小李同志你换不换啊!四条鱼,最少三条,你别走啊!小李同志”。
这时有人笑道:“向同志我用酸西红柿,换你家两条鱼行不”。
“我不用鱼,向大姐我给你一坛酸西红柿,换你四个鸡蛋怎么样”。
“你们起什么哄啊!我傻啊!拿鸡蛋换你家酸西红柿”。向大娘挥手驱赶着众人,“去、去、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哈哈,她不傻,还知道不换,真当李同志是傻子啊!这酸西红柿谁家没个几坛,她还当宝贝要换人家鱼,这脸皮也没谁了”。
“还不是看李同志年轻,想占便宜”。
“你们、你们”,见人多向大娘说不过,跺了下脚气鼓鼓走了,众人见没热闹可看也散了。
“顺子你拿的啥”,吴小全蹲在食堂墙角,手上夹着烟向他招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