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冰裂牵念,雪路寻踪
一、裂谷回声,寒刃凝霜
冰川裂缝深不见底,下坠的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割得脸颊生疼。白衣女子紧紧抱着瑶瑶,耳畔是呼啸的风声,眼前却反复闪过陈秋转身迎敌的背影——他后背的伤口还在淌血,紫金色的雷光在雪幕中明明灭灭,像支即将燃尽的烛。
“姐姐,大哥哥会不会……”瑶瑶的声音带着哭腔,小手死死攥着怀里的羊皮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白衣女子将她搂得更紧,鼻尖触到小姑娘发间的焦糊味,那是雷劫留下的痕迹,此刻却成了最尖锐的提醒:他们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人替他们挡住了刀光剑影。
下坠不知持续了多久,直到撞上厚厚的积雪才停下。白衣女子闷哼一声,手臂被冰棱划破,血珠滴在雪地上,瞬间凝结成细小的红冰晶。她顾不上疼痛,连忙检查瑶瑶,发现小姑娘只是被震晕了,颈间的淡金色纹路正缓缓流转,像层温暖的薄被,护住了她幼小的身躯。
裂缝两侧的冰壁如刀削般陡峭,布满了尖锐的冰棱,反射着微弱的光。白衣女子试着用元力冲击冰壁,却发现这里的寒气能吞噬元力,指尖刚凝聚起的微光,眨眼就被冻成了冰碴。她忽然明白陈秋的用意——这看似绝境的裂缝,其实是天然的屏障,那些依赖元力的追兵,根本无法轻易下来。
“大哥哥说,北域的雪能冻住伤口。”瑶瑶不知何时醒了,小手捧着块雪敷在白衣女子的伤口上,雪遇血融化,顺着手臂流下,在袖口凝结成细小的冰珠,“就像奶奶以前用雪给我敷冻疮,虽然凉,却很舒服。”白衣女子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这寒冬好像没那么冷了,因为总有这样温暖的瞬间,支撑着人往前走。
二、雪路寻踪,旧物牵情
沿着裂缝底部的冰道前行,寒气越来越重,连呼吸都带着白雾。瑶瑶从怀里掏出那半根红头绳,小心翼翼地系回发间,绳结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大哥哥说过,看见红头绳,就知道是自己人。”她边走边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是茶楼里听来的《归雁》,跑调的旋律在空旷的冰道里回荡,竟驱散了些许死寂。
白衣女子的手袋里还装着茶楼的账本,是从破庙废墟里抢出来的,纸页边缘已经残破,却清晰地记着“三月初三,进碧螺春二两”“五月廿一,瑶瑶买糖人三个”。她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老头用炭笔描了幅画:三个小人围着炉喝茶,窗外飘着雪,旁边写着“北域的茶,要煮着喝才暖”。
“爷爷好像知道我们会来北域。”瑶瑶指着画里的雪,小眉头皱成了疙瘩,“他是不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白衣女子抚摸着画中的小人,指尖触到纸面的凹凸,忽然明白有些离别,其实早有预兆,而那些藏在日常里的牵挂,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勇气。
冰道尽头出现岔路,左侧的冰壁上有个模糊的刻痕,像朵简略的菊花。白衣女子凑近细看,发现刻痕边缘有新鲜的冰屑,显然是不久前留下的。“是大哥哥!”瑶瑶兴奋地拍手,发间的红头绳差点甩到冰壁上,“他说过,菊花是我们的记号!”
顺着刻痕指引的方向,两人走进条更狭窄的冰道,地上偶尔能看见滴落的血珠,在冰面凝结成暗红的冰晶,像串破碎的红玛瑙。白衣女子蹲下身,指尖轻触冰晶,能感觉到残留的微弱元力,那是陈秋的气息,带着九霄雷劫特有的灼热,与这冰寒之地格格不入,却又顽强地存在着。
三、冰窟暂歇,暖意微光
夜幕降临时,两人在冰窟里找到处避风的角落。瑶瑶从背包里翻出半块麦芽糖,是茶楼没吃完的,糖块被冻得硬邦邦的,却依旧带着甜味。“姐姐你吃,”她踮起脚尖递过去,小脸上沾着冰碴,“大哥哥说,甜的东西能让人有精神。”
白衣女子咬了小口糖,甜味在舌尖化开,顺着喉咙暖到心底。她从怀里掏出那把刻着“芸”字的琵琶,琴弦在北域的寒气里有些僵硬,却依旧能弹出简单的调子。她轻轻拨动琴弦,《归雁》的旋律在冰窟里流淌,音符撞在冰壁上,反弹回来,像有人在和声。
“大哥哥肯定能听到。”瑶瑶把耳朵贴在冰壁上,眼睛亮晶晶的,“冰能传声音,就像茶楼的墙,能听到隔壁桌的悄悄话。”白衣女子停下拨弦的手,听着旋律的回声,忽然觉得这冰窟好像变成了茶楼的雅间,炉上煮着茶,而那个熟悉的身影,只是暂时去了后厨。
冰窟深处传来滴水声,节奏均匀,像座天然的钟。白衣女子数着水滴的次数,忽然发现间隔与兵字秘印图谱上的符文节奏相合。她取出羊皮纸对照,果然,水滴落下的瞬间,图谱上的某个符文就会微微发亮,像在指引方向。
“原来秘印一直在帮我们。”瑶瑶指着发亮的符文,小脸上满是惊奇,“就像有只看不见的手,在牵着我们往前走。”白衣女子将图谱凑近火光,看见符文连成的线指向冰窟上方,那里的冰面隐约透着微光,像片被冻结的星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