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 流体力学的童年暴动
教室的吊扇吱呀作响,吹起前排同学的课本边角。林雪老师握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传统风筝的剖面图,粉笔灰簌簌落在她深蓝色的连衣裙上:"同学们看,风筝的升力来源于空气流速差,这就是伯努利原理......"
"老师!"孙玺儿的声音像清脆的铃响,她的马尾辫随着动作晃动,怀里抱着一个布满几何纹路的风筝,"我做了分形结构的风筝!"前排的周思思差点撞翻铅笔盒,瞪大眼睛看着这个表面刻满凹槽的奇异装置。
林雪老师推了推眼镜,嘴角露出惊讶的弧度:"这是......"
"科赫曲线翼型!"孙玺儿展开风筝,阳光透过尾翼的镂空部分,在地面投下复杂的阴影,"通过计算,升力系数能达到2.8!"她指着尾翼边缘的公式,指尖微微发颤,"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的涡量项,能实时监测湍流!"
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陈伟霆挤到前排,差点把同桌的椅子碰倒:"吹牛吧?这玩意儿能飞?"
孙玺儿没接话,只是掏出一个MP3大小的记录仪:"还能拟合洛伦兹吸引子!"她转头看向林雪老师,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老师,能去操场试试吗?"
春日的风带着槐花的甜香,操场上的国旗猎猎作响。孙玺儿握紧风筝线,掌心沁出细密的汗珠。"三、二、一!"她奋力奔跑,风筝像挣脱束缚的鸟儿冲向天空。起初它还保持着平稳的弧线,突然毫无预兆地开始剧烈震颤,在空中划出令人眩晕的螺旋轨迹。
"快看!"程野指着天空大喊。风筝线发出不堪重负的嗡嗡声,在所有人的惊呼声中"啪"地断裂!失控的风筝如流星般坠落,在塑胶跑道上拖曳出焦黑的痕迹——那痕迹竟组成了黎曼猜想前六个非平凡零点的坐标,还冒着缕缕青烟。
林雪老师蹲下身,手指轻轻触碰发烫的地面,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这真的只是巧合吗?"孙玺儿咬着嘴唇,既兴奋又忐忑:"也许数学本身,就是解开世界真相的钥匙?"
学校后的小河泛着粼粼波光,岸边的鹅卵石上爬满青苔。孙玺儿蹲在泥地里,裤脚沾满泥浆,手里的塑料瓶正在往河里倒蓝色染剂。程野举着自制的流速仪,镜片上蒙着一层水雾:"确定要用染剂示踪?被发现会挨骂的!"
"放心!"孙玺儿将笔记本在膝盖上摊开,公式旁边画着卡通小鱼," v(x,y) = \sqrt{2gh} \cdot \tanh(\pi x/L) ,这可是经过七次验算的!"她突然眼睛一亮,抓起几块鹅卵石,"用谢尔宾斯基地毯结构筑坝!湍流强度能降57%!"
程野看着她把石头摆成层层嵌套的三角形,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是治水还是搭积木?"话音未落,上游漂来的枯枝突然改变轨迹,乖乖绕过新筑的堤坝,激起的涟漪都带着规律的节奏。
暮色渐浓时,孙玺儿将数据写进带锁的日记本。表面是春游日记,字里行间却藏着摩斯电码:"成功观测到雷诺数Re=2300时的层流转变......"程野看着她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这个扎马尾的女孩,说不定真的能改变世界。
3月28日 家庭实验室的熵增狂欢
孙玺儿家的杂物间堆满纸箱,屋顶的灯泡忽明忽暗。她踮着脚,将晾衣架弯成复杂的螺旋状,嘴里念念有词:"斐波那契钻孔,全频段覆盖......"
"又在搞什么?"陈大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踢开脚边的易拉罐,吓飞了角落里的蜘蛛,"上次的日晷害得我被我妈骂,说我把墙弄出裂缝!"
孙玺儿头也不回,将铁皮罐扣在晾衣架上:"这次是亥姆霍兹共振器!"她接上老式收音机的天线,"能听到隔壁电视声!"示波器突然爆出雪花点,陈大壮吓得后退半步。
"信噪比38dB!"孙玺儿兴奋地指着屏幕,"看!电磁波谱变成《新闻联播》五线谱了!"陈大壮好奇心作祟,伸手去拧旋钮。设备突然发出尖锐的啸叫,像是无数指甲刮擦黑板。
"住手!"孙玺儿的喊声被淹没在刺耳的电流声中。一段诡异的脉冲声从喇叭里传出,带着明显的失真。"这是......"她脸色骤变,"2012年太阳风暴的电磁脉冲!你到底调了什么?"
陈大壮缩着脖子,眼神躲闪:"就转了一下那个红色按钮......"杂物间的灯泡突然炸裂,在黑暗中,两人惊恐地发现,设备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竟与刚才的脉冲声完美同步。
胡同口的老槐树下,挂着一块褪色的白布。孙玺儿举着刻刀,正在修剪新刻的皮影,月光透过镂空的关节,在地面投下细密的阴影。周冬冬凑过来,手里攥着操纵杆:"这关节怎么像蜂巢?"
"门格海绵结构!"孙玺儿的刀尖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透光率能提升300%!"她将嫦娥的皮影递给周冬冬,"不过操作要用阻尼模型, a = \frac{F}{m} - \frac{bv}{m} ,千万别手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