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日后可还敢再杀人放火,纵兵抢粮了?”项梁俯视了一眼,厉声问道。
周殷跪在地上把头都磕破了,连忙说道:“罪将再也不敢了!罪将发誓,若再有此等劣行,定教罪将万箭穿心而死!”
项梁一番敲打,周殷已然被吓得不敢直视项梁,项梁笑了笑,抬手示意他起身:“念汝诚心悔改,本将特许你戴罪立功,任你为新军团练,训练我部下招募的新军。日后汝定要忠于我大楚,忠于项家军。”
“多谢主公!日后谁是项家军的敌人,谁就是我周殷的敌人!”周殷起身拜谢道。
项梁点了点头,接着对周殷说道:“既然入我项家军,便要遵我军令,日后万不可再有匪徒之气。周殷,你部人马仍由你统领,要严加约束。若有违反军令者,立斩不赦!”
“诺!”周殷领命,退到一旁。
此时有人来报,门外有一个文士自称是项梁故人,前来拜见。
“项梁公,晏阙听闻项梁公在各郡县广发求贤令,便赶来淮阴拜见。”来人正是项梁当初初次领兵去救昌平君时提拔的武将,晏阙。
项梁见到多年未见的故人,激动地走下主座来握着晏阙的手问道:“晏阙,当年我军被蒙恬击败后,部众溃散,你去往何处了?多年不见,你如今如何换成一副文士模样了?”
“末将当年部众被冲散,我独自一人杀出去,后来一路往东逃到薛县,拜大儒郑观为师,修习治国理政之学。”晏阙表明自己已经不是当初只知沙场冲杀的武将了,转而学文了。
“晏阙,你乃我故人,按说你来投我,我应当重用。只是我要先考察你一番,你认为我军目下当如何发展?”项梁想听听晏阙的建议。
晏阙思忖了一下,答道:“不才以为,当今陈王新败,各路诸侯分据故六国之地,称王者不可胜数。目下秦将章邯携暴秦虎狼之师来攻灭各路义军,谁先称王,谁就是章邯下一个目标。项梁公今手握精兵,又有会稽作为大后方,当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方略,徐图天下。”
“好,好!好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此策正合我意,我欲以淮阴、郯县为重心,修筑城墙,广积粮草兵马,西可进取薛县、彭城,北可进取东海、琅琊,以窥齐地。”项梁没想到晏阙居然把这个方略提前千年说出来,拍手称赞道。
项梁说完,朝晏阙其使用了几次【明察秋毫】。
“————叮!【明察秋毫】使用成功,正在读取目标人物信息:
姓名:晏阙
体力:76
武力:72
智力:80
政治:85
统御:73
人物介绍:本为低阶武将,但勤奋好学,由武将转为文士,从事内政工作时,政治属性有概率得到继续提升。”
项梁想起多年之前曾读取过晏阙的信息,当时他还是普通的武将,如今政治、智力得到成长,早已不是当年的水平。
项梁想到自己麾下很多武将都是只重武艺偏废文智的极端型人才,便指着晏阙对众将说道:“晏阙当年不读书不治经典,今饱读诗书才学已不在我之下,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诸将应向其学习,治军之时勿忘读些兵书,日后方可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材!”
“诺!”众将听完项梁如此说,心里虽然不太情愿读兵书,还是嘴上回应会照办。
项梁怕他们不去落实,便对晏阙说道:“晏阙,今郯城无兵把守,我任你为郯县县令,派项冠率三千精兵助你共守郯城。晏阙,从今以后你就是郯公了,务必代我经营好郯县!”
“主公,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郯县必将安如泰山、稳如磐石!”晏阙领命,拜谢项梁。
韩旋、周殷等将见晏阙刚来投项梁,便得到如此重用,都对晏阙十分嫉妒,心中也暗暗决定日后要想办法在项梁面前展现自己。
项梁之后一面积蓄力量发展,一面派人打探各路诸侯消息,这半年里发生了不少大事。
先是章邯率秦军逼近荥阳城,吴广大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部将田臧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以吴广骄横而不善用兵之道,伪造陈胜之命杀死吴广,将吴广首级献于陈胜。陈胜于是赐田臧楚国令尹的印绶,任命其为上将。田臧令部下李归继续攻打荥阳,自率精兵至敖仓迎击秦军,结果战败身亡,而李归等人也被回军的章邯击杀在荥阳城下。
武臣占有邯郸之后,经张耳、陈余劝说,自立为赵王,武臣以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武臣自立为王之后,不再受陈胜节制。陈胜得知后大发雷霆,想要把武臣等人的家族杀光,而后发兵攻打武臣。
房君蔡赐劝说陈胜:“秦国未灭亡就诛杀武臣等人的家族,这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像秦国一样强大的敌人。不如趁此机会向武臣道贺,让他火速率军向西挺进,攻打秦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